從網紅“殺魚弟”的人生悲哀,反思父母的責任

從網紅“殺魚弟”的人生悲哀,反思父母的責任

原創 佛教新視野 2018-08-13 11:36:55
什麼?年僅17歲的“殺魚弟”喝藥自殺,我從電視上看到這則新聞,大吃一驚。17歲,正是風華正茂、意氣風發,對人生充滿希望的年齡,是什麼讓他放棄寶貴的生命?
記得2010年底,一段關於“殺魚弟”的視頻在網上瘋傳。一個9歲小男孩在魚攤上手持菜刀,熟練地將一條條魚開腸破肚。他那犀利而倔強的眼神,嫻熟的殺魚技巧,如同老江湖般的叫賣,孩童的純真蕩然無存。人們看到的是一個與之年齡不相稱的“小魚老闆”,因此網友戲稱其為“殺魚弟”。
這段視頻的傳播,讓“殺魚弟”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網紅”,連當地的電視台都爭相採訪報導。經過眾人的推波助瀾,“殺魚弟”成了一個金字招牌,他父親乾脆將自家水產店更名為“殺魚弟水產”。引得客人們絡繹不絕,“殺魚弟”一家一時賺得盆滿缽滿。
當“殺魚弟”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一些有識之士便提出了不同看法:孩子還小,他的正業是讀書學習,而不應該早早輟學、混跡魚攤。
於是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加之“殺魚弟”的父親耐不住眾人勸說,“殺魚弟”重回學校接受教育,但因為“殺魚弟”離開課堂太久,跟不上學習節奏。不久後,他又回來殺魚。他的父母也許認為,現在學習也是為了以後能好好掙錢,還不如現在就賣魚賺錢,就默認了“殺魚弟”的行為。當攫取利益成為“殺魚弟”父母的核心價值觀時,這個孩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能不受影響嗎?
2013年10月,有網友爆料,“殺魚弟”遭父親毒打,以致眼睛受傷,差點被摘除眼球。據悉,這不是他第一次被打罵……父親的“棍棒教育”正體現了其自我情緒管理能力低,而對“殺魚弟”使用暴力也勢必會影響“殺魚弟”的心理健康,造成冷漠、粗暴對待他人,這也不難推測為何“殺魚弟”會有那樣犀利的眼神!
當身處感情沙漠的“殺魚弟”對父母親情的渴望得不到充分滿足,由此產生的憤懣之情繼而發洩到“殺魚”上,也讓他的心變得越來越荒漠,眼神也愈發犀利和仇視,這種狀態壓垮了孩子的善良。隨著年齡增長,“殺魚弟”叛逆的青春期到來,沒得到父母適當的關心和疏解,反而得到了粗暴對待。和父親爭吵之際,他便產生了喝藥自殺的極端行為。好在醫院搶救及時,人還是從死亡的邊緣線被拉回來了。而為了給“殺魚弟”治療,這個家庭已經付出了10多萬,下一筆開支不知去哪裡籌措?
“殺魚弟”的極端行為應該說人們最不應該採取的行為,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放棄生命是最無知和最可悲的事情。自殺在佛教看來是“闡提”之罪,持念佛號到嘴巴念破,南無阿彌陀佛也接引不了犯“闡提罪”的人到西方極樂世界。“闡提罪子”若不知悔改,臨終後受業力牽引要墮到地獄裡受盡無窮之苦,這種苦難以言狀,難以想像,總之苦不堪言。而殺生的果報他們也難逃其罪。根據因果不昧的定律:殺一條生命,果報成熟後就要償還一條生命;殺十條生命,以後就償還十條命。“殺魚弟”和家人殺了多少條魚?遍地都是。
造成這個家庭悲劇的根源是什麼?沒有正知正見的引導,沒有真正明白真諦,缺乏對孩子善良和慈悲方面的教育。父母對金錢的極力追求,放棄孩子享受教育的權利,一切都服從利益,認為賺錢才是硬道理,於是孩子的教育、前途都顯得不重要,我不得不說這是當下這個浮躁社會的悲哀。
我也反思自己作為一個父親,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應該給孩子怎樣的教育。難道僅僅讓孩子掌握生存的一技之長,或是為其準備一筆豐厚的家產?難道僅僅為孩子打下夯實的人脈關係,讓他們左右逢源,混跡社會?難道僅僅讓孩子獲得安穩的生活,自由享樂?其實這一切都華而不實,父母更應該做的是讓孩子學習佛法,明白人生與宇宙的真諦,積極、坦然地面對人生。
恭聞了南無本初報身佛的法音,我知道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佛法,能讓眾生了生脫死,脫離輪迴苦海;第二重要的就是生命,有了生命才有希望,有未來的憧憬,失去了生命,再多的錢都毫無意義。
人生就是一場虛幻的假的不能再假的夢,無論我們貧窮或者富貴,幾十年或百年後都逃不過一死。如何了生脫死,生死自由才是最重要的。仔細看一看這個世界,還有很多類似於“殺魚弟”的父母在教育態度和方式上顛倒夢想,我只能一聲嘆息。但願如來正法的光明能照到他們,讓其從陰暗的心靈中走出來,沐浴佛恩,明白因果不昧的道理,棄惡從善,不誤了暇滿人身,不誤了孩子一生的幸福,這是我們做父母的重大責任。
文/東山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
轉載自:佛教新視野https://www.toutiao.com/i6589044255342199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