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這一招儿,便解開了我們十年的仇恨結
僅這一招儿,便解開了我們十年的仇恨結
“吵架了!吵架了!......”一名員工急沖沖地跑到我的辦公室,上氣不接下氣地告訴我,說我的兒子跟人吵起來了。我慌忙跑到公司門口,問明情況,原來是喝了酒的鄰居擋住了我們公司雇來幹活的吊車。吊車要經過他家門口,他死活就是不讓吊車經過,因此我兒子就和他吵起來了,並且報了警。鄰居見到我,就惡狠狠地喊到:“那年你把我打得頭破血流......”鄰居一開口讓我猛然想起了十幾年前的事情。
十幾年前,他的父親未經我們公司同意,私自在公司預留的院牆外邊栽上了樹。當時我們找到鄰居,讓他幫忙勸說他父親,可人家根本不理。幾年後,樹也慢慢地長大了,離我們的房子也越來越近了。雨季的一天,一棵樹被大風一刮,連根拔起砸倒在我們的房子上,把房子都弄壞了。我們去找鄰居,提出修繕房子,可他們硬是不理。唉!當時氣得我非要把這棵樹給砍了。我們這邊揮舞工具要砍樹,鄰居家的妻子就抱著樹不讓動。就這樣兩家大打出手,鄰居家的男人被我們打得頭破血流,我也受了輕傷,最後經法院調解才算了結。
其實,我跟鄰居還是同學關係,以前特別好,他兒子跟我兒子也是同學。我家建的是辦公用房,他家建的是民宅。記得他家建房時,我們還幫了不少忙,沒想到現在卻會發生這樣的事。自此以後我們兩家便成了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來的仇家。這真是:鄰居為了幾棵樹,兩虎相鬥情意丟;栽樹的人已不在,留下恩仇何時休!
以前,我們兩家不管誰家有事,都會熱心地互相幫忙,兩家的孩子就像親兄弟一樣。現在,每次從他家門口經過時,看到他家的狗都覺得不順眼,總在心底抱怨,以前那麼盡心盡力地幫助他家,他家怎麼會這樣?唉!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怨恨。之後,他家不管有什麼事我們也不再登門,而且恨不能他家快點搬走才好。有時迎面碰上,雙方發出的都是仇恨的眼神。他家修門前的路,也只修了靠他家近的半邊路。唉!做這樣的鄰居好難受,好想像以前那種和睦相處。常言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
有時靜下心來想一想,一棵樹能值多少錢?修修房子能花多少錢?結果兩家鬧得上了法院,不但賠了醫藥費,而且還成了仇家,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這樣值得嗎?但是,礙於面子,我怎麼也邁不出和好的第一步。
幾年前,因緣所致我步入瞭如來正法之門,有幸恭聞到佛陀的法音,明白了所有的眾生無始以來都是我們的親人。那一日,我在聞受佛陀開示的《什麼叫修行》,聽聞法音中開示:“日中觀省時,除了以意念空觀之外,而最重要的是必須依於平日之道友,或相處之人士、或冤對、或逆緣、或不順心、相互間不言語談話之人,做為所緣,必須對之修持,今日我是否依於雙七支,與之主動和他交好?而於主動親近他時,對方惡言相刺我時,我是否忍辱,繼續想得親近於他以表善意交好?對於惡言惡行侮辱不予計執。”
聽了佛陀的教化,我深感慚愧,覺得無地自容。在沒有恭聞佛陀的法音之前,什麼都不懂,現在明白這都是貪嗔癡惹的禍。如果那時遇上如來正法,早日恭聞到佛陀的法音,哪裡還會結下這樣的惡果啊!第二天,我放下面子,買上禮物到鄰居家認了錯。鄰居雖然沒有惡言相向,但是一臉的狐疑,看他的眼神彷彿根本不相信我的誠意,也不肯收下我的禮物。在我反复說明來意後,鄰居好像不認識我一樣,感覺我的行為不可思議,雖然沒有明確表示接受我的道歉,但最終還是收下了我的禮物,讓我感到有些寬慰。
佛陀告誡我們要視眾生為親人,所以每次遇到鄰居的時候,我都主動和他打招呼,有時也聊一聊家常,聊一聊孩子們。這一次的阻攔吊車事件,讓我徹底明白了:原來在他心中積壓了太多的怨和恨。並不是我的一次道歉就會徹底解開這個仇結的,需要用我真心實意的行動慢慢化解啊!唉!這就是我們眾生啊!
佛陀在《心動著境即是魔,隨緣分別則無定》裡開示:“以鄰里刁擾為煩惱,即是我執魔。”也就是說不管鄰里再怎麼刁難擾亂,都不能起煩惱,斷除煩惱走向菩提,斷除煩惱走向解脫,以和善心,以四無量心化解問題。我的鄰居嗔恨了十幾年,得受到多大的折磨啊!不管怎麼說,鄰居的煩惱因我而起,是我一時我執纏身,傷害了好同學、好鄰居,讓他受了十幾年的折磨,我再也不能讓他這樣難受了,再也不能讓這惡果繼續下去了。
第二天,我徹底放下面子,買上禮物去了他家,緊緊地握著老同學的手,真誠地道歉:“以前我不懂事,太自私了,不該為了幾棵樹傷了兩家的和氣,更不該動手打傷你,請你原諒,也希望你不要再生氣,這樣會傷害身體的。讓我們重新成為好鄰居、好同學吧!”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的誠心終於打動了老同學,我們兩家又像以前一樣,經常聚會聊天,有事互相幫助。最重要的是,那些大樹現在長得又高又大,枝繁葉茂,好似一把巨傘,遮蔽著夏日炎炎的太陽,辦公室非常涼爽,感恩栽樹的親人。他也終於露出了笑臉......
這正是:
一樹傾斜砸倒牆,
讓他三分又何妨;
親人栽樹我乘涼,
不見往日恩仇郎。
作者:吳紅霞
文章轉載自: 吉祥地www.jxd0.com
http://www.jxd0.com/portal.php?mod=view&aid=335&mobil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