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9的文章

淺談除夕祭祖獲“祖宗保佑”的奧秘

圖片
淺談除夕祭祖獲“祖宗保佑”的奧秘 原創 佛教新視野 2019-02-04 22:42:54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 這一天,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在家中的祖宗像或牌位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豐厚飯菜而祭祖。不論場面多大,無論供奉的飯菜如何都是表達“慎終追遠”的感情,而一家團圓的年夜飯則是要等列祖列宗享用之後,才能吃年夜飯。 (1)新家設了祭祖“分壇” 以前我家的祖宗牌位是擺在哥哥家的,每逢祭祖我只要掏點錢給哥哥買供品,就算是合併祭祀了,我們稱哥哥家的祭祖為“總壇”。 自從前年我喬遷新居,有了較為寬敞的住處後,哥哥就要求我專門設立祖宗牌位祭祖了。哥哥說“你能搬入新家,全是我們祖宗在保佑著你,所以你新家一定要設牌位祭祖的”。 我聽後笑而未答,只是遵從哥哥指導,把要供奉在我家的祖宗牌位先供在“總壇”,跪地禮拜,焚香禱告,將在我家設立“分壇”,單獨祭祖,請列祖列宗一定要到我家接受我的祭祀供養,請祖宗一定保佑子孫。然後主事的哥哥再從“總壇”香爐里分出一點香灰,點燃香燭,連同牌位,隆重的請到我家供奉。 自去年除夕開始,我就在自己的家祭祖了。豬年除夕的祭祖比狗年來的早一些。 圖為本文作者家的祭祖 午飯後,我們就開始烹、煮,準備祭祖供品。五盤素食、五盤葷食,五盤水果,10杯酒,外加年糕線面,可謂豐盛。 燃燭焚香,一家三口共同跪拜祖先……此時,窗外傳進“劈裡啪啦”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那是許多家庭正和我們一樣在祭祖放的鞭炮。 (2)祭祖的由來和真實內涵 哥哥說“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時刻都在關注著我們這些子孫們,要通過祭祖來祈求和報答他們的庇護和保佑。” 其實,哥哥和許多人一樣不知祭祖的真實內涵。 圖片來源於網絡 據考證,在我國祭祀起源於商朝。那時候的商人認為鬼神力量很大,能決定人們的命運,必須十分崇敬鬼神。所以他們把鬼神分為天神、地祇、人鬼三類,並以人鬼,祖先作為祭拜的主要對象。他們認為祖先雖已仙逝,靈魂仍在,可以給子孫降禍、賜福。這種崇拜祖先的觀念一直延續到現今,形成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 再者,東漢時的丁蘭(二十四孝之一)以砍柴為生,常因母親未能按時送飯,而怨怒再三。一日因見烏鴉反哺恩情受感,見母前來便迎向前去,母不解其舉,於驚慌之餘,竟投河自盡。丁蘭救援不及,只得一木,於是以之為

大年吉祥,從媽媽叨絮的那些忌諱談起

圖片
大年吉祥,從媽媽叨絮的那些忌諱談起 原創 佛教新視野 2019-02-04 11:35:00 “新年好,新年到。貼春聯,放鞭炮;穿新衣,戴新帽;迎喜神,接財福;舞龍燈,踩高蹺,;大人小孩樂淘淘。” 大過年的,總是想起兒時的快樂,那種快樂純淨如水,明朗如日,不加修飾。 圖片來源於網絡 (1)、貼春聯的“爸爸們” 過年的快樂從大年三十吃過早飯,爸爸貼對聯時開始。 隨著女人們的吆喝,叼著煙的男人們紛紛出了門, 小盆、小凳子、大笤帚、紅對聯。 一排一溜儿,排房裡貼對聯的男人們一樣地踩著凳子叼著煙。 “你們為什麼都叼著煙?”我很高興地、愚蠢地問,就像問:“我們為什麼吃飯?”一樣多餘。 爸爸看一眼端著漿糊盆的我,叼著煙的嘴咧且著大聲說:“高興呀。” 貼對聯的儀式從放鞭炮開始,這是每家男孩子的特權。 “啪啦啪啦”的硝煙帶著大年深處的味道,響亮但卻很短暫。 我想,等我大了賺到錢,要買一大溜長長的鞭炮,從排房這頭到那頭排起,讓弟弟們放個夠,更多的快樂就會像噴泉一樣地多多地噴發。 鞭炮聲讓正在貼春聯的爸爸們的聲音提高了八度,爸爸們互相打趣,說看看誰家的對聯貼的又快,又牢。 圖片來源於網絡 然後,我會大聲叫媽媽看對聯:“媽媽貼好了,咱家第一名。” 圍著圍裙披頭散發的媽媽會出來瞄瞄:“你爸爸鬼畫符呢,也會第一個風刮跑。” 爸爸會很認真的辯解:“對聯可不能貼的太牢:風奶奶收不走,福爺爺就不會來!” 我就跟在爸爸屁股後頭刨根問底:“真的嗎?” 爸爸笑而不答,媽媽會說:“蒸(真)個饅頭!” 那時的大人和那些忌諱一樣很神秘。 (2)穿新衣,媽媽嘮叨著忌諱 放炮過後是穿新衣服。這是我最激動按捺不住的時候,雖然新衣服不過是些小花布大洋布,而且媽媽的手藝絕不會好到哪裡。但那時只是為著新衣服,那衣服在身上,不管是裹著還是包著還是鼓著,好像並沒有要自己有多好看,向別人臭美的只是身上的新衣服。 穿衣服的時候,媽媽會莊重無比地宣布大年初一的忌諱:不准哭,不准流淚,不准愁眉苦臉,不准打架不准吵嘴,不准說不吉利的語言,不准打盤子摔碗子…… 初一早上和紅糖水採甜頭兒的時候,要大聲說:好甜,真甜,但不能說甜死啦。過年絕不能和死沾邊。 這時不吉利的字眼媽媽是不會出口的,那是過年前就一遍一遍的讓孩子們牢記

過年,該悠著點

圖片
過年,該悠著點 原創 佛教新視野 2019-02-03 11:40:00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晃又是一年。馬上要過年了。從小到大,經歷幾十年的春節習俗,真的是很難忘,每每想到那些吃的還會有饞口水呢。那些天真無邪的童年的玩耍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1)難忘兒時過年歡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小年已過備大年。 臘月二十四開始,家家戶戶就開始蒸饃饃了。白面饅頭,黃麵團子,帶餡的和不帶餡。我出生於六十年代,那時家裡窮,只有黑麵團子。 還有炸丸子、剁餡子。那丸子有蘿蔔丸子,藕條丸子​​,肉丸子,素丸子,還有炸果。而餃子餡,過去我們叫扁食餡,現在統稱餃子,其實是扁食和餛飩統稱,有蘿蔔肉餡的,有薺菜、白菜肉餡的。記得兒時,母親忙著炸丸子,我就會站在爐灶邊等,丸子剛出鍋,就會乘母親不注意,偷拿一個溜出去。 準備好了吃的,就要開始打掃衛生了。從房屋到院內,里里外外打掃一遍。洗床單、被罩,窗簾,擦洗家具,鍋碗瓢盆都清洗乾淨,豬圈、羊圈、雞窩都清理一遍。 個人理髮、洗澡、換新衣,習俗正月不剃頭,剃頭會死舅(其實這都是迷信了)。 大年三十,早上兒女們上過世的爹娘、爺爺奶奶老輩們的墳山去送錢拜年;上午,請人寫對聯,貼春聯,晚上擺供送灶神,請灶神天上言好話,來年五穀豐。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初一凌晨,放鞭炮,到父母床前磕頭拜年,再到長輩伯伯、叔叔家裡磕頭拜年。 初二開始,老娘舅家,姑姑姨家,走親戚,送節禮。出嫁的閨女回娘家。 初五是“五忙人”,除了包水餃(扁食)外,還要包車輪子,擀寬麵條,包錢的扁食一鍋煮,誰吃著有錢的誰有福,誰吃車輪誰忙綠,誰吃寬麵誰長壽,其實一家人都會吃到的。 初八晚上,擺供接財神。 十五蒸元宵燈,蒸十二盞燈,捏上月份,還有小孩的勺子把,上面還有一個小老鼠偷喝油,晚上端著面燈或打著紙燈籠出去玩,賞月,出嫁的閨女回門看娘家燈。 十六過完了年,一切回歸正常。 圖片來源於網絡 (2)過年,該悠著點 歲月如流水。兒時過年的記憶也在慢慢流逝。一晃自己已經是奶奶了。那些兒時過年的快樂留給孫子們去回味了。 從不惑之年開始學佛至今已10年,卻在不知不覺中邁入了半百知天命之年。 這些年,不斷恭聞南無本初報身佛的說法法音,明白了好多事理,也懂得了因果不昧,也知道了無常,並且體悟到了無常的迅速。 這些年

如果真將寵物狗當兒子養,結果會怎麼樣?

圖片
如果真將寵物狗當兒子養,結果會怎麼樣? 原創 佛教新視野 2019-02-02 12:50:14 “牧牧,媽媽去送哥哥上學了,媽媽給你播放佛樂,你要安安靜靜的欣賞哦,等媽媽回來再陪你玩啊,乖。”每當聽我這麼說,牧牧總是歪著頭,瞪著圓圓的眼睛看著我,目送著我和兒子出門。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牠是我兒子收養的一隻“德牧犬”,我給牠取名叫“牧牧”。 德牧犬,德國牧羊犬或德國狼犬,牠智商很高,在所有犬類中排名第三,易於訓練且富有感性, 牠不僅能領悟到主人的意思,也知道主人們的想法,更能夠和主人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 但德牧小的時候都很淘氣。這種淘氣曾把我這個做“媽媽”的整得很慘。 往常每天被鬧鐘從夢中拽起,備早餐,先是與磨嘰的兒子比速度,後是要爭分奪秒與堵車做鬥爭。現在可好,一早起床還有要收拾四處散落的是狗屎尿,無論我用什麼誘導法、隔離法都沒有效果,牠不懂我,我不懂牠! 我不得不求教“牧牧”的主家,主家告訴我不聽話一個大鞋巴子過去就乖了,你看我家的大德牧多溫順。求教老鄰居,他告訴我德牧必須訓,讓牠朝東不能朝西,不聽話就得揍牠。 狗狗不乖就打,以“暴力”馴服之,這是很多人常用的方法。但這對於學佛多年的我來說,這是無法接受的。佛說眾生平等,我怎麼能為了自己的輕鬆而增加牠們的痛苦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看著眼前那可愛的小團子樣兒,想到我們每個人對自己孩子總是給予無私付出,甚至可以愛屋及烏。我想:牠就是一個孩子嘛,既然是孩子,我就應該拿出初為人母時的耐心,像對待孩子那樣去教導牠、引導牠,絮絮叨叨地給牠講規矩。 於是,根據德牧的特性,我開始與牠進行人性化交流,賜名“牧牧”。我在兒子房間陽台上為牠安了一個舒適的窩。每到晚上兒子該睡覺的時候,看兒子躺床上後,我就會牽著牧牧到牠的窩,告訴牠:“牧牧啊,從今天起你和哥哥住在一個房間,他睡覺你就睡覺,他起床你就起床,聽到了沒?”。如此重複進行了一周後,只要兒子上床睡覺,牧牧就會自動回到牠的窩。 “牧牧,該起床了。”“牧牧來吃早餐了。”“牧牧我出門了哦,你在家乖乖呆著。” 牧牧總是瞪著圓圓的眼睛看著我,好像在說“媽媽,我明白了,不要總是嘮叨。” 可是,淘氣的小牧牧並沒有真明白。等我送兒子上學回到家後,看到家裡已經被搞得亂七八糟了。不是客廳一灘狗尿就是餐廳一堆屎,不是客廳沙發上墊布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