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人生苦,兩位長壽老人,結局卻不同

生老病死人生苦,兩位長壽老人,結局卻不同

原創 佛教新視野 2018-10-09 11:30:00
千百年來,福祿壽全是人們畢生追求的理想境界。但是,印度尼西亞的一位老壽星卻希望早日離世。長壽沒有給他帶來幸福喜樂,反而給了他孤獨和空虛,寂寞與悲傷。
索迪米約老人一直期待死亡,他的棺材擺了24年,卻一直沒有用到。
他曾經是一個承擔家業的丈夫,是一個年富力強的父親,也是一位慈祥樂觀的祖父。索迪米約老人曾先後娶過四位妻子,但她們都相繼離世,他的十幾個兄弟姐妹、所有的兒女及身邊的親朋好友,亦都逐一去世。年邁的老人歷盡了人世滄桑,一次又一次生離死別的苦痛在他心中輾過。時光匆匆,他的身邊只剩下曾孫與玄孫輩親屬照顧其飲食起居。他們都很孝順索迪米約老人,但老人與晚輩們始終有著心理上的隔閡。孤獨、寂寞的苦痛埋藏在老人的內心深處。
他經常說:“我活夠了,真是活夠了。”
122歲這年,他生了一場大病,本以為能與死神牽手,死神卻跟他擦肩而過。康復之後的老人並不因此感到快樂,他仍然活在空虛寂寞中,耐心等候死神的再次降臨。
老人失去了生命的目標和方向,活著對他來說是一種苦惱。他拖著日漸衰竭的身體,日復一日在寂寞空虛的折磨中度過。盡快死去,竟成了老人心中唯一的願望。
過146歲生日時,晚輩們為孝敬老人送來了生日蛋糕,這也是老人最後一次過生日了。在這之後,索迪米約要用絕食這種做法離開人世,儘管晚輩們萬般不同意,但最終還是依從了老人的心願,讓他不再承受人世間的痛苦。
筆者看了索迪米約老人生平的這則報導也感慨良多。生、老、病、死苦始終是眾生本有的大病,要解決這個不可迴避的大問題,唯有從佛教、佛學、佛法的角度去尋求,才能找出真正的答案。兩千五百多年前,南無釋迦牟尼佛就是看到了人生的無常與生老病死苦,才發心出家修行,最終在菩提樹下成就圓滿佛果,繼而為眾生演示八萬四千法門,度脫了​​無量無邊的有情眾生,使其離苦得樂。
然而到了末法時期,茫茫人海之中,能真正修學如來正法的人實在少之又少。人身難得,暇滿人身寶更難得。倘若索迪米約老人生活在一個佛教盛行的地域,有緣遇上瞭如來正法,他的人生軌跡也許會截然不同。倘若他學到了佛教正法,懂得了宇宙人生的真諦,能依教奉行,他的生命就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倘若他得到了佛法的傳授,能以修行、修法來建立自己的功德,邁向菩提解脫的境界,就不至於把自己的晚年過得那麼淒涼孤獨,用絕食來輕生了;與之相反的是,他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長壽,努力用功,如法修持,爭取證得解脫成就,進而去度化自己的親朋好友乃至更多有緣的眾生。他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生命變成功德的生命,而不是罪業的生命。
中國有一位長壽的果章長老,他是著名的高僧,幼年時就在峨眉山出家,中年時赴康定拜南無本初報身佛為師,在佛陀座下接受灌頂傳法。果章長老先後任峨眉山九老洞住持和佛教南傳中國第一站霧中山接王寺方丈。果章長老戒行嚴謹,證量高深,能調伏山中走獸,能聽到天人講話。
果章長老107歲時,於2015年1月30日凌晨十五分圓寂。長老在29日下午5:30示寂一個小時後又恢復了呼吸,於30日凌晨方圓寂。這一切都體現了長老實修如來正法,證得生死自由!過了十一天后有不法之人用針刺長老血管,當下鮮血流出,表法果章長老已證肉身菩薩地境。可見,掌握了生脫死的如來正法,才能實現生命的真正價值。由此緣故,壽命越長時功德就會越高,修持的證量也就越高了。
佛法難遇,完美佛法更難希求。南無本初報身佛在《什麼叫修行》中說法:“尤為至今末法時期,三界業海波濤洶湧,眾生如盲龜更難以項穿盪動海流之木軛如牛鼻之孔,故而要得完美佛法難中之難……”
故此,我們要萬分珍惜佛陀住世的殊勝因緣,精進學佛修行,自覺覺他,廣發菩提心;讓更多眾生有機會恭聞到南無本初報身佛親說的法音,從而開敷正見、覺悟真諦、去除業障、增長福慧,邁向實證成就、幸福常樂的光明彼岸。
文/智海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


轉載自:佛教新視野https://www.toutiao.com/i6610033479457440270/